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续航里程成为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核心指标之一。然而,关于“高速续航打几折”这一话题,一直是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讨论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高速行驶状态下,电动车的续航表现往往与官方标称值存在明显差距,这种差距背后涉及多个技术因素和实际使用场景的综合影响。
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通常是在标准工况下(如NEDC、CLTC、WLTP)进行测试得出的结果。这些测试标准主要模拟城市道路、郊区道路以及综合路况,但并不完全等同于真实高速行驶环境。高速公路上的平均车速更高,空气阻力显著增加,而电动车的能量消耗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因此高速行驶时的能耗远高于城市工况。
以一辆官方标称CLTC续航为600公里的新能源汽车为例,在城市通勤中,实际续航可能接近550公里,但在高速公路上连续行驶时,实际续航可能降至400公里左右,也就是所谓的“高速续航打七折”。这种现象在不同车型之间表现不一,但总体趋势一致。
目前主流的续航测试标准包括NEDC(新欧洲驾驶循环)、WLTP(全球统一轻型车测试程序)和CLTC(中国轻型车测试循环)。其中:
因此,不同测试标准下的续航数据并不能直接比较,消费者在选购车辆时应结合自身使用场景,关注不同测试标准下的续航表现,尤其是高速续航能力。
空气阻力
电动车在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是能耗的主要来源。风阻系数(Cd值)越低的车型,其高速续航表现越好。例如特斯拉Model 3的风阻系数仅为0.23Cd,因此在高速环境下表现优于多数同级别车型。
驱动系统效率
电机效率、电控系统响应速度、是否配备单电机或多电机驱动,都会影响高速行驶时的能量消耗。多电机四驱车型虽然动力更强,但在高速巡航时能耗通常高于单电机车型。
轮胎滚动阻力
轮胎的材质、宽度、胎压等都会影响滚动阻力。一些车型为了降低能耗,采用低滚阻轮胎,虽然提升了续航,但在操控性和舒适性方面可能会有所牺牲。
空调与辅助系统
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空调系统的使用会进一步加剧电池能量的消耗。尤其在冬季,暖风系统需要大量电能加热车厢,对续航造成明显影响。
驾驶习惯与路况
急加速、频繁变道、频繁刹车都会显著增加能耗。此外,高速路上的坡度变化、风速、气温等因素也会影响实际续航表现。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不同车型在高速状态下的续航表现,我们选取了几款市场主流新能源车型进行对比分析:
| 车型 | CLTC续航(km) | 实测高速续航(km) | 折损率 |
|---|---|---|---|
| 特斯拉Model 3 | 606 | 460 | 约76% |
| 比亚迪汉EV | 610 | 410 | 约67% |
| 小鹏P7 | 562 | 400 | 约71% |
| 蔚来ET5 | 550 | 380 | 约69% |
| 理想L7增程版(纯电模式) | 200 | 140 | 约70% |
从数据来看,特斯拉Model 3的高速续航折损率最低,这与其优秀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和高效的电机系统密切相关。而比亚迪汉EV虽然续航标称值较高,但在高速状态下能耗较大,导致实际续航折损较为明显。
尽管高速行驶对电动车续航提出了挑战,但消费者仍可通过以下方式尽可能提升续航表现:
新能源汽车在高速行驶状态下的续航表现确实存在“打折”现象,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消费者在购车前应理性看待官方续航数据,结合自身实际使用场景,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车型。同时,随着电池技术、电机效率和整车控制系统的不断进步,未来新能源汽车在高速状态下的续航表现有望进一步优化,为用户提供更稳定、更可靠的出行体验。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