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信息资讯|新能源汽车续航低于 30% 充电好吗 | 充电时机
2025-07-30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用户对于车辆的使用细节愈发关注,尤其是在充电时机的选择上,存在诸多误区和疑问。其中,一个常见问题是:当新能源汽车的续航低于 30% 时,是否应该及时充电?这样的充电行为是否会对电池造成损害?

一、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新能源汽车,大多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来源。这类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优点,但也对充放电管理有较高要求。电池管理系统(BMS)会根据电池的电压、温度、电流等参数,控制充放电过程,以延长电池寿命。

锂电池在深度放电(即电量过低)时,容易造成不可逆的化学损伤,影响电池容量和使用寿命。因此,从技术角度来说,不建议让电池电量长时间处于较低水平

二、续航低于 30% 时充电是否合适?

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续航低于 30% 并不等于电量耗尽,而是厂家根据电池性能和用户使用习惯设定的一个预警值。此时,电池仍有一定的电量储备,但已经进入“低电量”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充电是合理且推荐的做法。原因如下:

  1. 避免深度放电损伤电池
    电池电量越低,电压越低。当电池电压过低时,会加速电池内部材料的老化,甚至造成永久性损伤。因此,保持电量在安全范围内,有助于延长电池寿命。

  2. 提升充电效率
    在电池电量较低时进行充电,可以更快地进入恒流充电阶段,提高充电效率。而在电量较高时频繁充电,反而可能导致充电效率下降。

  3. 避免突发情况
    若在电量低于 30% 时继续行驶而不及时充电,可能会遇到突发情况,如找不到充电桩、交通拥堵导致电量耗尽等,从而造成“趴窝”风险。

三、最佳充电时机建议

虽然续航低于 30% 时应及时充电,但也不意味着每次电量一到这个数值就必须立即充电。根据实际使用场景,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 日常通勤使用:建议在电量降至 20%-30% 时开始充电,这样可以保证电池不会频繁处于低电量状态,同时也不会影响日常使用效率。
  • 长途出行前:应提前将电量充至 80%-100%,以应对高速行驶带来的高能耗。
  • 极端天气下:如在低温或高温环境中,电池性能会受到影响,建议在电量高于 30% 时就安排充电,以防电池性能下降导致续航骤减。

四、频繁充电是否对电池有害?

很多用户担心,频繁充电会导致电池损耗加快。实际上,锂电池并不怕频繁充电,而是怕深度放电和过充。现代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已经非常成熟,能够有效避免过充和过放问题。

因此,在日常使用中,“随用随充”是一种更为健康的充电方式。例如,在家或办公场所有充电条件时,即使电量还有 50%,也可以选择插电补能,这并不会对电池造成明显伤害。

五、不同电池类型对充电时机的影响

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主要有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两种类型,它们在电量管理上略有差异:

  • 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但对低温敏感,且在低电量时电压下降较快,建议在电量低于 20% 前就进行充电。
  • 磷酸铁锂电池:稳定性更好,电压平台较平稳,用户在电量低于 30% 时充电即可,但仍不建议长时间处于低电量状态。

六、如何科学管理充电习惯

为了更好地延长电池寿命,用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科学的充电管理方式:

  1. 保持电量在 20%-80% 之间
    这是目前最推荐的电量使用区间,既能保证续航,又能减少电池损耗。

  2. 避免长时间满电存放
    若车辆长时间停放,建议将电量控制在 50% 左右,以减缓电池老化。

  3. 使用原厂或正规充电桩
    非正规充电桩可能存在电压不稳定、电流过大等问题,影响电池健康。

  4. 定期进行满充满放
    虽然日常使用中不建议频繁满充满放,但每隔几个月进行一次完整的充放电,有助于电池校准和维持活性。

七、总结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带来了全新的出行方式,也对用户的使用习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续航低于 30% 时充电,并非“不好”,而是一种合理且必要的操作。关键在于理解电池特性,建立科学的充电习惯,避免极端使用方式。

在日常使用中,用户应根据自身需求、行驶环境和电池类型,合理安排充电时机,做到“用得安心、充得科学”,从而最大化电池寿命和车辆性能。只有真正理解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让新能源汽车发挥出最佳状态,为绿色出行保驾护航。

15522667382 CONTACT US

公司:天津之擎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天津开发区南海路12号A3栋708室

Q Q:3926574901

Copyright © 2022-2025

津ICP备2025027990号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5522667382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