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汽车市场中,4S店作为品牌授权的综合性服务机构,承担着销售、维修、保养等多项功能。对于许多车主来说,4S店似乎是最值得信赖的选择。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4S店为了追求利润,往往会在汽车保养过程中“动手脚”,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多花钱、换不该换的零件,甚至影响车辆性能。以下这3点,是车主在进行汽车保养时必须盯紧的关键环节。
这是4S店最常见的“套路”之一。许多车主在保养时会被工作人员告知“某某部件已经老化”、“建议更换”等,但其实这些部件远未达到需要更换的程度。
例如,火花塞通常在行驶3万至6万公里后才需要更换,但有些4S店会在2万公里时就建议车主更换;刹车片一般在磨损到极限(厚度小于2毫米)才需更换,但一些4S店仅凭肉眼观察就建议更换;空气滤清器、空调滤芯等部件,也常常被提前更换。
这种做法的背后,是利润驱动。4S店的配件利润空间大,而且更换项目越多,工时费也越高。车主如果不具备基本的汽车知识,很容易被“专业建议”所误导。
应对建议:
4S店虽然打着“原厂配件”的旗号,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店家会使用副厂件、拆车件甚至假冒件,却按照原厂配件的价格向消费者收费,从中赚取差价。
例如,机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等配件,4S店可能使用品牌杂牌产品,但收费却按原厂价;大灯总成、保险杠等高价值配件,也可能被替换为非原厂件,而消费者往往难以察觉。
更有甚者,有些4S店在更换配件时并不会真正更换,而是将旧件重新安装,收取更换费用,这属于严重的欺诈行为。
应对建议:
工时费是4S店盈利的重要来源之一。部分4S店会在保养过程中虚报工时,故意拖延作业时间,或者将简单的项目复杂化,从而提高维修费用。
例如,一个常规的机油更换本来只需要30分钟,却被记录为1小时;轮胎换位本是一个简单的操作,也被标注为“高级技师操作”,收取高额工时费。
此外,一些4S店还会在保养过程中“发现”一些“潜在问题”,比如“刹车异响”、“发动机抖动”等,引导车主进行不必要的检查或维修,从而增加费用。
应对建议:
4S店作为汽车品牌授权的服务机构,本应以专业、诚信为本,但部分不良商家却利用信息不对称,损害消费者权益。作为车主,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也要提高警惕,增强汽车知识储备,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避免被“割韭菜”。
选择正规、信誉良好的4S店,定期保养前查阅保养手册,对更换的零部件和工时费用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也可以选择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复检,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只有消费者具备更强的辨别能力,才能推动整个汽车服务行业向更加规范、透明的方向发展。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