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电动汽车作为日常出行工具。然而,每到寒冷的冬季,不少车主都会面临一个共同困扰:续航里程大幅缩水。明明厂家标注的续航是500公里,可一到冬天,实际行驶可能连300公里都不到。这种“续航打折”现象让许多电动车用户感到焦虑。其实,这并非车辆质量问题,而是低温环境下电池性能下降、车内取暖耗电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过,只要掌握一些科学合理的使用技巧,就能有效缓解这一问题,提升冬季用车体验。
1. 合理预热电池与车辆
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化学活性会显著降低,导致充放电效率下降,从而影响续航表现。因此,在出发前对电池进行预热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都配备了远程启动或预约加热功能。建议在出发前15至30分钟通过手机App提前开启车辆,让电池和空调系统在静止状态下完成预热。这样不仅能提升电池的工作效率,还能避免上车后立即开启暖风带来的高能耗。部分车型还支持“电池预热”功能,可在充电时自动为电池升温,进一步优化低温下的充电效率和续航表现。
2. 善用座椅和方向盘加热功能
冬季取暖是电动车耗电的主要来源之一。如果直接开启暖风空调,功率通常在3-5千瓦之间,长时间使用将显著消耗电量。相比之下,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的功率一般仅为50-100瓦,能耗极低。建议车主优先使用这些局部加热功能,既能快速提升体感温度,又能大幅减少整体能耗。当身体已经感到温暖后,可以将空调温度调低或切换为内循环模式,进一步节省电能。实践表明,合理搭配局部加热与空调使用,可使暖风系统的综合能耗降低40%以上。
3. 保持适当胎压,减少滚动阻力
轮胎气压过低会增加车辆的滚动阻力,导致电机需要输出更多动力来维持速度,从而增加电耗。冬季气温下降,轮胎内的空气收缩,胎压自然降低,若不及时补充,会影响续航。建议每月至少检查一次胎压,并根据车辆说明书推荐值进行调整。多数新能源汽车在B柱或油箱盖内侧都有标准胎压标识。保持合适的胎压不仅能延长续航,还能提升操控稳定性和行车安全性。
4. 避免频繁急加速与高速行驶
电动车虽然起步迅猛,但在冬季应尽量避免激烈驾驶。频繁急加速会导致电池短时间内大电流放电,不仅加剧电池负担,还会因能量转换效率降低而浪费电能。此外,车速越高,风阻呈平方级增长,电耗也随之急剧上升。例如,车速从80km/h提升至120km/h,电耗可能增加近50%。因此,建议冬季驾驶时保持平稳操作,尽量维持在经济时速(通常为60-90km/h)范围内行驶,利用动能回收系统提前减速,既能回收部分电能,又能减少机械刹车的使用,提升整体能效。
5. 减少外部设备用电,优化整车能耗
冬季用车时,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用电设备也会悄悄“偷走”电量。例如,后视镜加热、后窗除霜、雨刮器喷水加热等功能虽然便利,但长时间开启会累积消耗可观的电能。建议仅在必要时开启这些功能,使用后及时关闭。同时,避免在车辆停放期间长时间使用车载娱乐系统或外接充电设备。此外,定期清理车顶、车窗上的积雪和冰霜,不仅能提升视野安全性,还能减轻车身重量并降低风阻,间接提高续航表现。
新能源汽车在冬季续航缩水是客观存在的技术挑战,但通过科学的用车习惯和合理的节能技巧,完全可以将其影响降到最低。掌握上述五点——预热电池、善用局部加热、保持胎压、平稳驾驶、减少冗余用电,不仅能显著提升冬季续航能力,还能延长电池寿命,保障行车安全。随着电池技术和热管理系统不断进步,未来电动车的低温性能也将持续改善。而在当下,每一位车主都可以从细节入手,用智慧和经验驾驭寒冷,让绿色出行更加安心、高效。
Copyright © 2022-2025